注疏体」的摘要信息

注疏体 注 1 疏2体是时间尺度3上的后人对前人4留下信息的二次解读。5 所谓注,就是对经6的解读 7注的出现会晚于经,那个时候应该是连一般文化人8都读不懂经了,需要出个文化人来重新解读。 ↩︎ 疏就是对注的进一步解读,如果出现疏,就说明后人连前人为经写的注都看不明白了,必须上套娃。 ↩︎ 在空间尺度上,我们一般叫翻译,其实翻译也有时间属性42。 ↩︎ 千万不要忘了所谓前人与后人,可以是一个人,更可以是你自己,你敢读你十年前写下的文字吗?能读懂吗?还有共鸣吗? ↩︎ 不用找了,这篇文章主体55就这一句话。 ↩︎ 所谓经,狭义就是先秦儒家经典,广义则可泛指任何理论 ↩︎ 其实就算在经出现的年代,也会存在对经的解读,这一般被称之为传 ↩︎ 所谓文化人,其实就是识字的人,人类的历史哪怕从有文字记载的时代9开始算,大多数时代10里的文盲率都是很高的。 ↩︎ 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,记录的也主要是宗教、商业跟行政事务11 ↩︎ 这个阶段在东方持续到科举制度13被废除,而在西方也持续到19公共教育系统14建立后。 ↩︎ 从普及性角度,都不能说算文字,可看作统治或精英间的暗语12信号系统。 ↩︎ 也就是说,此时文字是有排他性的,懂的人并不希望不懂的人能很容易看明白。 ↩︎ 科举制度其实变相把当时代读书人读书的范围15锁定了,这使得造纸术的发明并没有促进所有知识16的传播。 ↩︎ 作为对比,东方的公立教育其实也长期不如私立教育37发达,而孔子就是私立教育代言人。 ↩︎ 科举制度到后期其实就是四书五经及其衍生作品,包括传7注1疏2这些。 ↩︎ 这里所有知识更多指不需要解读的经验,例如科学17、医学18、技术文档19。 ↩︎ 中国古代科学部分是被朴素世界观限定的,这点在医学18领域也有体现。 ↩︎ 中医的理论体系就是阴阳五行论20。 ↩︎ 前现代社会技术文档的传承不喜欢用文字,而是家族或行...